用好八大资源推进湘西经开区发展
陈爱林
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国家和省多重政策支持、交通大环境极大改善等重大利好,湘西经济开发区必须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更加开放的心灵、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抢抓重大机遇,用好八大资源,主动作为,加快变化,建设百亿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湘西州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发展先行先试。
政治资源。一要争取领导特殊支持。只要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推动开发区工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争取部门支持。开发区是湘西州本级直接建设管理的开发区,与州直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直接联系,很多职能依托州直部门,发展离不开州直部门的支持。三要争取相关县市支持,推进区市(县)合作,坚持差异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实现合作共赢。
平台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是统筹协调,高效发展。要突出海关、商检、口岸办建设,加快搭建吸纳生产要素集聚的平台载体,与湘西广州工业园、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一道构筑湘西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物流、资金流向开发区汇聚。
品牌资源。品牌是无形资产,有名气、名声好具有磁石效应。要充分用好湘西广州工业园、国家锰深加工基地、湖南省两化融合示范区、湖南省生物基地等优质品牌,发挥作用,推进发展。通过做好开发区宣传推介和自身文化建设,叫响开发区品牌。
空间资源。积极探索“一区多园、飞地经济”路子,探索合作共建工业园区的新模式新途径,创新体制机制,借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合作共赢,在不涉及到行政体制调整情况下推动“一区多园”建设,形成“众星捧月,月耀星明”的崭新格局,既有效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开发区,又探索出一条联合开发的新路子。
群众资源。关系开发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土地,土地零散的掌握在老百姓手里形不成规模效益,开发区的工作之一就是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搞开发。要加快建立养老保险等被征地拆迁农民社保体系,确保群众长期增收,长远生计有保障,消除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对未来新的生存方式茫然不知所措的恐慌心理。
产业资本及企业家资源。有企业才有产业,有产业才有经济,有经济发展才有社会事业和民生事业发展。经济发展仍是开发区第一位的任务。企业家是组织社会生产的领头人,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要给企业家以应有尊重,给企业以更好发展空间。包括招商引进新项目,支持存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政策性资金项目支持。开发区初期自我造血能力有限,需要更多外部支持,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发区要更加重视争资上项,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班人马,争取国家重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解决关系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解决重点社会民生问题,改善开发区民生。
金融资本支持。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而开发区“资金饥渴症”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存在。要保持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优势,重点做好土地储备,做好融资平台。政府财政性资金是有限的,市场资金是无限的,要更加重视、善于融通市场资金投入开发区,重点支持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争取直接融资,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开发区打造成湘西的金融中心,汇集金融资源,服务开发区科学跨越,率先发展。
(作者系湘西自治州副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