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的 虹桥
与民族一条街竖横交错,互为辉映,构成了古城市井风俗画面的,便是虹桥风雨楼。
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风雨楼以它的壮观和俊美拔然而起,这其实就是成了一道重叠的风景,这道风景,由下而上、由古而今穿越着六百多年的历史。
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颇信风水的凤凰人都说,这座桥斩断的是一条龙颈,令一条巨龙身首异处。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听信一位从昆仑山开始追索一支龙脉,经云贵高原来到五寨司城的阴阳先生的谗言,说这儿屏立南郊气势非凡的南华山和与之一脉相承一头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寻找的龙头。并由此推断出总有一天这地方会有人出来问鼎中原,真命天子将出。那位朱皇帝岂能允许边远的凤凰有他潜在的对头?于是朱笔一勾,龙颈被斩,凤凰风水遭毁灭性破坏,凤凰再也出不来皇帝了。
这些老一辈的老一辈留下的传说,我们遑论真假,但桥是有了。而桥下的那条潭,自古以来就叫“迴龙潭”。靠近南岸,以前依山傍水还修建有一座“迴涛阁”。清代诗人王家宾还为此作诗一首:危楼俯瞰碧波寒,回绕苔矶涌雪湍;绝似中流擎砥柱,不教江水起狂澜。
民间还传说,虹桥的三个桥拱各垂一把锋利宝剑,被斩的蛟龙依然想苦心修炼,回归大海,无奈三把利剑无情威逼着它,它一动荡,疼痛难忍,于是天泼大雨,电闪雷鸣。
——我们也是遑论真假。但民国3年(1914年),沱江的确涨了一次三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流量每秒达1200立方米,上游被洪水掠来的房屋、树木漂过桥顶,席卷而去,南岸一号桥墩的分水尖被撞,虹桥,受到重大创伤。这时新任湘西镇守使的凤凰人田应诏,为了表现革命后的改革和新政,美化凤凰古城,主持修复虹桥。修复后的虹桥,加固了桥墩,补砌了桥面,拆除了桥上木栏,改建成木结构吊脚楼木板房一栋,与桥面长度相符,两侧各建大小相等的木房12间,开设有土特、南杂、小百货商店,中间有3.6米宽的人行长廊,上有屋顶遮盖,可避日晒雨淋。顶部两侧各装一排花窗,既可采光,又利空气对流。桥面两头各立拱牌坊门一座,由田应诏上书“虹桥”二字。
风雨楼,也便有了它较为完美的雏形。之后,岁月流逝,近百年战乱与历史变迁,虹桥已是满目沧桑,桥木构件开始霉腐,两侧的12间别致木楼也如凤凰许多远去的风景,荡然无存。时间进入了两千年,凤凰古城以历史文化名城的姿态跨入了新世纪。
重新饰就的虹桥风雨楼在原有的建筑风格上更为完善,雅宏雅致,古色古香。楼为两层,二楼为民俗文化楼。进入楼内,不管是两侧的文化艺术长廊,中间的艺术回廊,还是那盘根错节的古树蔸做桌椅的茶室,都让你眼界大开,惊叹不已。那里面除了许多民间的珍稀工艺品如苗王木椅、巨型烟袋等还陈列有古代王羲之、康有为,现当代名家于佑任、虞逸夫、颜家龙、史穆、陈羲明等书画家的作品,那些作品的内容,许多都是关于凤凰,凤凰的诗,凤凰的景,凤凰的风物……而透过那木制套方式“灯笼”式门窗,凭窗外望,小城八景之中的五景“东岭迎晖、奇峰挺秀、梵阁回涛、龙潭渔火、南华叠翠”,沙湾景区的许多著名景点,以及从高原台地奔泻而出,以一种舒缓明澈的智者风范和宠辱不惊的豁达态度作为凤凰人的生命之源而流淌的沱江、两岸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夺翠楼尽收眼底。在一楼,宽敞的红岩板人行通道人来人往,24间木板店面经营着各种民间工艺品,杂货土特产,鼎沸的吆喝,低语的讨价还价,演绎着一幅凤凰的“清明上河图”。
2001年4月8日下午,国家总理朱镕基亲临此楼,激动之情露于言表,并在此欣然挥毫,留下“朱镕基 辛已春 凤凰城”珍贵墨宝。
|